陳國符(1914.11.19-2000.8.20),江蘇常熟人,工業化學家和教育家,《道藏》研究領域及中國煉丹史的世界領先學者與權威。他先后求學于浙江大學化工系、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是中國留德學生中第一批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的學者。1952至1971年間,他先后任天津大學化工系教授,天津市造紙學會理事,中國林業化學化工學會理事,《化工學報》編委。他率先將纖維素化學學科引入中國,是中國纖維素化學的奠基人,開辟了中國造紙領域...
陳容之(1917年2月~ 1991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廣東新會。新中國成立前,他先后獲武漢大學理學學士學位、美國維歐明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教授及相關教研室主任;曾赴蘇聯列寧格勒電機學院進修2年;創建了天津大學無線電遠動學專業。1978 ~ 1983 年,任天津大學無線電工程系、電子工程系主任;曾兼任中國科學院河北省分院自動化所所長、...
陳蔭谷(1907.6.18~1976.12.9),江蘇通州(今南通)人,漢族,中共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1931年畢業于浙江大學電機系;新中國成立前,先后在南開大學、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南通中學、南開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后,他歷任南開大學電機系教授、系主任、工學院院長,天津大學電力工程系主任兼中國科學院河北分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工程物理系主任,...
丁緒淮(1907.10.24-1990.4.23),生于四川淮口,化學工程學家、教育家。1920年至1927年就讀于清華學校(留美預備部),畢業后留學美國密歇根大學并獲科學博士學位,先后當選美國工程榮譽學術聯誼會、化學榮譽學術聯誼會、科學研究榮譽學術聯誼會的會員,并獲三枚金鑰匙。回國后任北洋工學院、重慶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化工系教授。他一直從事化工原理及化學工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并編寫出中國第一本關于化工原...
賈有權(1916.10.17-2010.7.2),生于遼寧,光彈性學家,中國實驗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就讀于西北工學院、猶他州立大學,1950年春,與華羅庚等留美青年學生同船回到了祖國,后就職于天津大學,長期致力于材料力學教學和實驗力學的研究工作。他倡導并積極推動了中國實驗力學的發展,并著有《材料力學實驗》、《材料力學》等作品,在二維和三維光彈性、全息光彈性、動光彈性、流體光彈性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所創新。劉建平書記為...
李金鍔(1916年6月12日~ 2003 年1月17日),生于湖北武漢,曾任天津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教授,是我國12位磁學先驅者之一,天津大學磁學專業的創始人,曾任教育部工科高等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大學物理》雜志常務編委。他早年求學于北京大學物理系,后因抗戰爆發轉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大學習。自 1951 年起,他在天津大學任教,參與組建了天津大學物理教研室和 ...
曾任管理與經濟學部主任、劉豹先生的弟子張維在他的“微博”上,發表系列“博文”,回顧了對先生工作生活的點滴記憶以及與先生的深情厚誼,以緬懷恩師。科研中嚴謹求實劉豹先生早年從事氣動調節、自動化儀表、自動控制研究,后做參數估計、系統辨識科研,再后來帶領大家從事能源、教育和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工作,晚年主要從 事預測、多agent 系統研究。似乎他研究的領域跨度很大,記得有一次他對我說,他研究的核心的東西都是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