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歷來重視讓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建設日常實踐與寒暑期集中實踐相結合的社會實踐工作體系,打造“新思想實踐行”“紅色薪火行”“創新中國行”“興學振農行”“民族團結實踐行”“大美中華行”等六大社會實踐品牌項目。實施社會實踐基地“千百十工程”,加強資源供給。
拓展實踐育人的空間和陣地,推動“社會實踐質量提升工程”,實現“時間覆蓋全年,地域覆蓋全國,人員覆蓋全校,服務覆蓋全程”的長效機制。在實踐中,學生投身新質生產力發展,發揮專業特色,參與土地沙漠化治理、設計建造“茅以升公益橋”;投身國之所需,聚焦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雙碳”戰略、非遺文化等時代命題,開展調查研究,在深入基層中認識國情社情,逐漸樹立起家國情懷和責任意識。
“黔程無憂”實踐隊在貴州探索“夜校+旅游”的鄉村致富新模式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微漾經心”實踐隊連續十余年赴云南鳳羽開展支教活動,舉辦成長訓練營,用多樣化的課程帶給孩子們豐富的體驗,感受文化的魅力。“有醫說醫”實踐隊深入天津周邊區縣鄉村,發揮醫學專業背景優勢,把健康服務與關愛“送到居民家”。
組織社會實踐工作以來,實踐隊數量由最早的幾十支到至今每年有近2000支實踐隊。社會實踐工作在學校“大思政”工作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連續7年獲評“全國優秀暑期實踐大學(全國僅10個)”,連續28年獲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組織單位表彰。
社會實踐工作體系
凈水歸源實踐隊參與甘肅宕昌供排水數字化管理平臺,調研檢測全縣100多個村級飲用水點位的數據
無憂實踐隊在福建漳平進行茶產業調研,與臺灣省青年謀合作、促發展,共同推出“無憂×臺灣高山茶”聯名產品
龍水思源實踐隊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龍水鎮開展支教活動,將“VR初體驗”課程帶進龍水小學